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知识

2015事业单位行测考试备考:日常生活中的逻辑错误

发布于:2015-09-14

可能性推理核心考查的是思维过程是否可靠。由于生活中运用的几乎都是可能性推理,所以在实际做题中,很多人都用感觉来解决题目。当然,生活中的常识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题目,但是会有一些我们认为正确,但是实际却不能达到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做题过程中,如果不留心,就特别容易犯错。华图教育专家接下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对话,指出常见的错误类型,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可能性推理。

对话一:

A:小明,怎么今天又迟到了?

B:对不起老师,我的闹铃没响,所以我起晚了。

这个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B一般都是对迟到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以为可以减轻些责任,其实,B的回答恰恰是加强了A的结论,所以这句话说完后,从逻辑的角度来说,B会“罪加一等”。

对话二:

A:前两天看到报道,据说抽烟对人的身体影响可是很大的,建议你还是少抽吧!

B:没关系的,你看很多人都抽烟的。

表面上,B是对A的反驳,但从逻辑角度来说,B项和A的话题是不相关的。因为A是想表达抽烟对人的身体影响大,而B指出很多人都抽烟,至于抽烟的影响如何,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表面是反驳,实际跑题了。

对话三:

A: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理!

B:你才不讲理呢!

B要想对A的话进行反驳,应该说“我很讲理”,这样才是对A的直接反驳,至于A讲不讲理,和A的话题就不一致了,所以B偷换了命题,没有达到削弱的目的。

对话四:

A:最近心情很不好,谈了个女朋友刚分手。

B:不用难过了。你应该像哥哥我学习,我都谈好多个,不都也分了么?我都不难过,你难过啥啊。

B是想通过现身说法,试图劝导A不用难过。实际上,在严格的逻辑中,这种方式是不好的,但却是大家非常易错的一个知识点。这种方式叫类比,选项中用类比的方式证明题干论述的事可行或者不可行。这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力度都比较弱,原因是A的情况和B的情况可能完全不同,所以类比的结果就很可能不可靠。

以上的对话可以概括为,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常犯的错误表现是偷换话题和用类比进行加强或者削弱,自己认为很有道理,实际上却跑题了。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需要紧紧抓住题干的论证方式,针对论证过程和论证主题有针对性的解题,而不是纯粹靠感觉,将逻辑题目当成了片段阅读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