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资料

教师每日一练(11.29)

发布于:2016-11-29


一、单选题 

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某一阶段,言语成了智力活动的对象。该阶段是(  ) A.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     C.操作定向      D.原型定向 


2.通过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  )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技能      D.思维活动


3.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学习比较复杂或困难的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关 


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6.技能是一种(  )  A.智力       B.能力     C.才能      D.活动方式 



7.有关技能和习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技能和习惯都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B.技能和习惯都有好坏之分  C.习惯是保守的,技能是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D.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8.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练习      D.能力 



 9.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


形成的哪个阶段(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10.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11.在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动觉控制开始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定向操作 


12.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为(  )  A.操作模仿       B.操作定向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3.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4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物质性、内潜性、展开性 


15.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的学习 


16.学生根据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的过程是(  ) A.抽象化       B.概括化     C.归纳化      D.分化 


17.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9.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20.原有观念为下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种学习是(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21.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的。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23.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4.学生先学习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学习水果的概念,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25.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2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无作用      D.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27.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         B.9       C.12         D.18  


28.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29.(  )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青年中期 


30.品德是一种(  )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及华夏解析  1.B【华夏解析】在原型内化阶段,言语成为智力活动的对象。 

 

2.B【华夏解析】通过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智力技能。  


3.D【华夏解析】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B【华夏解析】当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较低水平的动机才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5.B【华夏解析】智力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等特点,注意与动作技能的特点作比较记忆。 


6.D【华夏解析】技能就是一种熟练的行为方式。 



7.A【华夏解析】技能有高级、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别。习惯则不同,它根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


8.A【华夏解析】动作技能的含义。


9.C【华夏解析】原型内化阶段的特点。


10.B【华夏解析】操作整合的含义。 


11.B【华夏解析】略。 


12.B【华夏解析】略。  


13.C【华夏解析】原型定向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 


14.C【华夏解析】略。  15.A【华夏解析】学习公式属于规则学习。


16.B【华夏解析】概括化是指对不同的刺激或同类刺激作出相同或相似反应的机制。 |


17.A【华夏解析】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概念同化是指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 


18.D【华夏解析】该学习是在讲述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关系,属于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是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19.B【华夏解析】考查下位学习的含义。


20.B【华夏解析】考查上位学习的含义。 


21.C【华夏解析】考查下位学习的含义。


22.A【华夏解析】各方面内驱力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最为突出。


23.C【华夏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与动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24.A【华夏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25.C【华夏解析】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等特点,其中变通性又称灵活性。


26.D【华夏解析】定势可使人们借助经验快速地解决熟悉的问题,也可禁锢人的视野,使其不能顺利地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7.A【华夏解析】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28.B【华夏解析】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既能保证任务的完成,又能让力求成功者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9.B【华夏解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 


30.D【华夏解析】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